法华经在线网
标题

陈与义《岸帻》阅读答案赏析

来源:法华经在线网作者:时间:2023-03-15 06:10:08
陈与义《岸帻》阅读答案赏析岸帻 (宋)陈与义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闻
陈与义《岸帻》阅读答案赏析 岸帻 (宋)
陈与义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
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闻吟。
【注】①帻是覆盖在额头的头巾。岸帻,推起头巾,露出前额。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此诗写于他被放逐闲居时期。
(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前两联描绘了春天清晨阴冷的景象。(2分)山头薄阴笼罩,细雨淋湿青林,(2分)透出阴冷寂寞的气氛。(1分)
(2).①思乡之情。诗人眼中的深春景象提醒他时令变换,离家日久,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②闲居的寂寞(或:不得任用的哀愁)。诗人被朝廷放逐,闲居穷乡,百事不理,貌似时时得闲,吟咏诗词,实则表现了自己失意寂寞的情怀。(每点3分,其中情感内容1分,分析2分,共6分)

【解析】
1.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从诗的前两联诗句中筛选写景的词语进行归纳。在前两联诗句中,描写的景物意象有:清晓(早晨的清凉晓风)、山头、薄阴、乱云、翠壁(苍翠的树林如同墙壁)、细雨、湿青林等,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春天清晨波阴笼罩山头、细雨淋湿树林的阴冷空寂图画。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须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诗中词语传达出来的。在本诗中,前两联写景,写的是阴冷孤寂之景。后两联转入抒情。“时改”即时令改换;“客心动”即诗人产生了某种感情;“穷乡”即诗人居住的偏僻乡村;“百不理”实际“百事不理”之意;“时得一闻吟”意即“(好像)时时可以听见吟诗的声音”。于是,由“客心”可知诗人的思乡之情;由“百不理”可看出诗人闲居的寂寞;由“时得一闻吟”可知诗人失意寂寞的情怀。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作者: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古...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墉集欺猫鼠,林藏逐雀鹯。 墉集欺猫鼠,林藏逐雀鹯。

墉集欺猫鼠,林藏逐雀鹯。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境难足于心,尽行放下,则 境难足于心,尽行放下,则

境难足于心,尽行放下,则未有不足矣。古诗原文[挑...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古诗原文[挑错/...

最新文章
中江举帆 中江举帆

中江举帆...

中心如噎 中心如噎

中心如噎成语名称中心如噎成语拼音zhōng xīn rú yē成...

中流击楫 中流击楫

中流击楫成语名称中流击楫成语拼音zhōng liú jī jí成...

中心是悼 中心是悼

中心是悼成语名称中心是悼成语拼音zhōng xīn shì dà...

中心藏之 中心藏之

中心藏之成语名称中心藏之成语拼音zhōng xīn cáng zh...

中流一壶 中流一壶

中流一壶成语名称中流一壶成语拼音zhōng liú yī hú成...

中流一壸 中流一壸

中流一壸成语名称中流一壸成语拼音zhōng liú yī kǔn...

中看不中吃 中看不中吃

中看不中吃成语名称中看不中吃成语拼音zhōng kàn bù...

中心摇摇 中心摇摇

中心摇摇成语名称中心摇摇成语拼音zhōng xīn yáo yá...

中流击枻 中流击枻

中流击枻...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