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在线网
标题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景云《画松》赏析

来源:法华经在线网作者:时间:2023-01-27 06:09:21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景云《画松》赏析画松  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 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 石桥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景云《画松》赏析 画松

  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 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 石桥南畔第三株。

  注释:

  ①无:犹么,疑问词。

  ②天台山:在浙江省东郡,是甬江、曹娥江和灵江的分水岭。主峰华顶山在天台县城东北,多悬崖、峭壁、飞瀑、林泉之胜,石梁瀑布最为著名。隋代敕建的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陈隋之际高僧智顗(智者大师、天台大师)于此创立天台宗。唐代高僧丰干、寒山、拾得均曾居此。

  赏析:

  好的艺术品往往具有一种褫魂夺魄的感召力,使观者或读者神游其境,感到逼真。创作与鉴赏同是形象思维,而前者是由真到"画",后者则由"画"见真。这位盛唐诗僧景云(他兼擅草书)的《画松》诗,就维妙维肖地抒发了艺术欣赏中的诗意感受。

  一件优秀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很新鲜、强烈,令人经久难忘。诗的首句似乎就是写这种第一印象。"画松一似真松树".面对"画松",观者立刻为之打动,由"画"见"真"了,这该是何等样的妙品啊,"一似"二字表达出一种惊奇感,一种会心的喜悦,一种似曾相识的发现。

  于是,观画者进入欣赏的第二步,开始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联想,去玩味,去把握那画境。他陷入凝想沉思之中:"且待寻思记得无?"欣赏活动需要全神贯注,要入乎其内才能体味出来。"且待寻思",说明欣赏活动也有一个渐进过程,一定要反复涵泳,方能猝然相逢。

  当画境从他的生活体验中得到一种印证,当观者把握住画的精神与意蕴时,他得到欣赏的最大乐趣: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这几乎又是一声惊呼。说画松似真松,乃至说它就是画的某处某棵松树,似乎很实在。然而未有过"天台访石桥"经历的读者,毕竟不知某松到底是什么样子,似乎又很虚。然而细加玩味,此松之精神俱在。

  这是从天台石桥的特定环境暗示出来的。"天台"是东南名山,绮秀而奇险,"石桥"是登攀必经之路。"石桥南畔第三株"的青松,其苍劲遒媚之姿,便在不言之中。由此又间接传达出画松的风格。这就是所谓虚处传神了。

  诗言画松之逼真,具体到石桥南畔"第三株",又似乎过于指实。其实,"天台"、"石桥"在唐诗中几乎作为奇境胜地的同义语被广泛运用,此诗对此未必是实写。或者应该更为确切地说,是实事虚用而已。

  作为题画,此诗的显著特点在于不作实在的形状描摹,如"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龙甲虬髯不可攀,亭亭千丈荫南山"(王安石咏松诗句)一类,而纯从观者的心理感受、生活体验写来,从虚处传画松之神。既写出欣赏活动中的诗意感受,又表现出画家的艺术造诣,它在同类诗中是独树一帜的。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古诗原文[挑错/...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最新文章
两鼠斗穴 两鼠斗穴

两鼠斗穴...

严丝合缝 严丝合缝

严丝合缝成语名称严丝合缝成语拼音yán sī hé fèng成...

严刑峻制 严刑峻制

严刑峻制成语名称严刑峻制成语拼音yán xíng jùn zhì...

严词厉色 严词厉色

严词厉色成语名称严词厉色成语拼音yán cí lì sè成语...

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严于责己,宽以待人...

两鬓斑白 两鬓斑白

两鬓斑白成语名称两鬓斑白成语拼音liǎng bìn bān bá...

严家饿隶 严家饿隶

严家饿隶成语名称严家饿隶成语拼音yán jiā è lì成语...

严师出高徒 严师出高徒

严师出高徒成语名称严师出高徒成语拼音yán shī chū...

严于律已 严于律已

严于律已成语名称严于律已成语拼音yán yú lǜ jǐ成语...

严气正性 严气正性

严气正性成语名称严气正性成语拼音yán qì zhèng xìn...

手机版 网站地图